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书画频道书画频道
写尽江南一片风月 ——著名书法家陶涧生的书艺人生
丁 一2024-07-163918人已围观
简介陶涧生,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无锡市书法家协会名誉副主席、行草专业委员会主任,无锡市王羲之书法研究会副会长、锡山书法家协会会长、锡山书法院院长。
写尽江南一片风月
——著名书法家陶涧生的书艺人生
陶涧生,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无锡市书法家协会名誉副主席、行草专业委员会主任,无锡市王羲之书法研究会副会长、锡山书法家协会会长、锡山书法院院长。2007—2015参加中国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培训长达8年,拜师培训中心主任刘文华、导师崔胜辉。书法作品先后入选“中国瘗鹤铭奖”全国书法作品展,作品多次发于《书法报》《书法导报》《书法杂志》,获中国书协书法培训中心2011年教学成果展荣誉奖,无锡市“群芳奖”金奖,“梁溪之春”美术书法摄影大展书法类金奖,2013年获全国首届书法小品展优秀奖等奖项。
写尽江南一片风月
——著名书法家陶涧生的书艺人生
丁 一 潘明月
丁一,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作家,江南影视艺术学院教授暨清迈大学研究生导师。先后在大陆、匈牙利、美国、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出版个人文学作品集近40部,韩文版《丁一散文诗合集》曾系汉城大学辅导教材,先后多次获各级文学奖。
潘明月,女,中国散家协会会员,无锡市作家协会会员,《无锡酒文化》杂志编辑部主任,先后就读于天津南开大学研究生院及泰国清迈大学研究生院,硕士学位,出版个人文学作品集1部,选编文学作品4部,多次获各级文学奖。
我和著名书法家兼作家的陶涧生同住一个小区,是隔着一幢楼的近邻,说来有些不可思议,10多年间我们竟从未在小区里碰到过。陶涧生是土生土长的江南无锡人,1977年恢复高考,他以当时的无锡县高考文科状元,进入江苏师范学院中文系,毕业后回老家做了10年中学语文教师兼班主任。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无锡市书法家协会名誉副主席、行草专业委员会主任,无锡市王羲之书法研究会副会长、锡山书法家协会会长、锡山书法院院长。2007—2015参加中国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培训长达8年,拜师培训中心主任刘文华、导师崔胜辉。陶涧生走进方家的视野,如今声名如雷贯耳,书法作品先后入选“中国瘗鹤铭奖”全国书法作品展,作品多次发于《书法报》《书法导报》《书法杂志》,获中国书协书法培训中心2011年教学成果展荣誉奖,无锡市“群芳奖”金奖,“梁溪之春”美术书法摄影大展书法类金奖,2013年获全国首届书法小品展优秀奖等奖项。
书法是文化也是艺术,更是心灵的艺术。文化是一把钥匙,是解开艺术奇迹包括书法艺术如何形成郁郁葱葱的群体奇迹的关键,书法艺术作为文化所表现的博大精深,在欣赏与研究中,形成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多种叙说。评价书法艺术,常从笔法、气韵、气势、精神等方面讲起,恰如其分地用舞蹈、音乐、诗歌、哲学等文化现象的特殊概念演绎其道理。曹雪芹有“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陶涧生在研习帖学经典的同时,非常注重书法艺术精神内涵的提升,力求在书法中融入个人的性情、思维、学养,在书法的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在追求书法的过程,他感到生活和艺术的双重愉悦、充实和情趣。陶涧生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和道德品性,高超的笔墨技巧,为人为文都极为低调,从不炒作自己。他坦言,热爱书法,不求名利,不求闻达,不求收获,为的是求得一个坦实、平和、静思的心境。把自己的追寻,倾注于书法,过一种充满激情、幸福的生活式样,让自己的精神蕴涵于笔墨之中,净化人生,提升境界。当今书坛从喧嚣走向沉寂,大浪淘沙的结果,能让更好一批优秀的书法家立于书界潮头,陶涧生就是脱颖而出的一位大家,经过沉淀后的书法精英,其作品能出版为字帖并不偶然,这是嘉惠书坛的一件幸事。陶涧生的文化视野与研究方法之可贵,用力之精深,令观赏者顾盼流连,叹为观止。
陶涧生在字里行间处处展露出书学的认真、治学的文风严谨,对书法碑帖文献研究独辟门户,他的书法表情生动,在纵横挥霍中展示个性,即便行书,亦不主故常,极力奔放,仍不失清远之韵。他的行书主要取法于“二王”,徜徉在晋、宋、元、明之间,用笔娴熟,信手写来并无刻意做作的痕迹,卷舒适意,在临摹与创作的互为渗透中,将自己的笔墨语言打磨得清新自然,醇和雅正。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书法兰亭奖评委朱以撒评价陶涧生:“循古风而行,用笔上细腻认真,尤其是细节亦注重周全;其次是结构之美,造型之修长、比例之协调、轻重之调节,都有讲究,使一字如美女婵娟,婀娜多姿,一行下来顾盼流连、表情生动。”书法是心灵的艺术,要做足细工夫,才有广泛接受的美感。陶涧生并没有在岁月中蹉跎人生,他主要临王羲之的《圣教序》、颜正卿的《争座位》,主攻行书和行草,他的“二王”行书几可乱真,国内没有几位书家能超越,五千言的《道德经》母版,更是他文化心理的外化,从而建立起自己的行书模型,充分展示了他的书法美学体系价值。陶涧生对“二王”的研究,卓有建树,被誉为“二王”研究专家。他认为光从理论上研究是不够的,必须自己动笔,在这个过程中去体味、揣摩“二王”的艺术魅力,如此才可以得到“二王”之精髓。他边研究边练笔墨耕不辍,深得“二王”真谛,书法苍劲、古穆。品味陶涧生书法,静穆萧然、气象弘大,用笔凝练且空灵、墨色浓淡相宜、线条挥洒自如,布白间,深承唐宋气局,却又能在传统中有所突破。通篇读来,更是气定神闲,全无流俗之感,虽无霸气却无形间令人景仰,大家风范。观他创作,儒雅凝重,结体浑朴洒脱,用笔严谨,碑帖之意,尽显其中,章法舒展,意态横生,一气呵成,时时处处流露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和艺术造诣,又具自身独到的气质与风格。
书法就其实质而言,应该是文化生活的一种基本形式。中国文化历史上,可以与前代或后世能够媲美的艺术,除了魏晋文章,便是书法。而书法在晋代社会的繁荣与以“二王”为标志,达到登峰造极的景象,也就是对于社会为一定艺术形式的选择、需求、呼唤所做的应答。陶涧生对于书法艺术的历史性生成因素进行甄别、钩沉,做出了正本清源的梳理与挖掘。王羲之、王献之成为书法艺术成熟发展的代表标志,文化的意义越来越成为理解书法艺术的重要性。中国书法历史上“二王”的出现,是晋代社会文化历史造就的文化现象,是中国书法艺术历史上的奇迹,尤其是个人的艺术修养与思想境界的培育,宗族、世风等因素具体影响到“二王”的成长。然而,无论形成书法艺术大家,还是书法家个人,陶涧生云,两晋之际,书法之所以如此繁荣,是源于时代的需要,是因为纷乱的时局、活跃的思想、频繁的交流等因素直接促使、推动了书写艺术的演变,从而形成晋代书法艺术的繁荣。他凭借自己对于书法艺术创作的具体感受,述说“二王”书法艺术的生成与得失,尤能够得其真谛,讲出书法艺术作为文化与艺术生活的实质。陶涧生从文化历史的综合研究出发,以一个学养深厚的书法家的视野透视“二王”,乃如此精妙。《周易》有“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之句,讲究“变”的道理。因何而变?亦如其言,“厚其风化”“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穷对于世风的影响,对于一定艺术形式的选择、需求与呼唤,乃“穷则变”的哲学态度。陶涧生认为,不懂得书法艺术的历史,就不懂得书法艺术作为文化生活在社会发展中所处的位置及显示的规律,就不懂得书法艺术价值与精神所在。
陶涧生是当今中国具有影响的帖学书法家,他承继了自魏晋而蔓延至宋的文人书风精髓,并将元明之际对帖学技法的要求做到完美发挥。中国古代文人历来以温柔敦厚为美德,崇尚中庸优雅的风范,追求优雅闲适的人生体验,以偏激为异端而予以排斥。这和中国人的思维有关,在中国人的观念中人与天地自然均是一个整体,其间不存在对抗的关系,否则就会破坏某种和谐。陶涧生和很多书法家抄经有所不同,他的这五千言的《道德经》有着自己独特的美学和文化上的追求和统一关系,是天地间主流倾向在儒、佛、道三教为前提展开。老子的《道德经》最高的哲学典范,从道生一、一生万事始,追求“无”“道”“德”三者的价值意义。其中以柔克刚、无为而治的政治智慧和柔性哲学的价值意义,将哲学的“道”转化为书者的“道”,这本身就是大智慧。陶涧生的作品他在书写中,追求道可道非常道的玄妙。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书法》杂志执行主编胡传海,直言陶涧生的作品首先在书写中追求“风神俊爽”的精神内涵,一下笔就随类而生,触遇成形,神化自如,变化莫测的艺术特性表现得十分完整,笔端优雅地在纸面上跳跃,做到了情理双畅,在“志气平和”的书写中,都能做到“势和体均”和“平正安稳”,这需要相当的功力。陶涧生让各种形式要素达到和谐、完美、统一,阳刚与阴柔相辅相成,不偏不倚,表现出刚柔相济、骨肉相称的“中和”之美,作品“违而不犯、和而不同”,每一幅斗方作品形式各异,千变万化,掌控作品的能力和多样变化的手法极强。隋唐楷书大家欧阳询的《八诀》说好的作品要做到“气宇融和、精神洒脱”,由陶涧生书写的《道德经》,就达到了这样的境界,他悠悠然一路放松和自如写来,没有任何滞碍,非一般书家能达到的哲学和美学境界。
陶涧生对“二王”有他独特的比较研究,认为“二王”主要体现在“骨势之辨”和“艺术哲思”之辨。他引用东晋南朝宋时著名书法家羊欣之说:“献之善隶藁,骨势不及父。”唐代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张怀瓘在《书断》中也说:“惜其阳秋尚富,纵逸不羁,天骨未全,有时而琐。”王献之主外拓、奔逸,因而在快速流转中有时未能沉着痛快,而有轻滑之嫌;而王羲之主内撅、重骨气,故字势雄强。王献之亦重骨势,如《洛神赋十三行》,清张廷济在《清仪阁题跋》中说:“风骨凝厚,精彩动人”“然风神骀荡,气骨雄骏,固已无美不臻”。王献之中年去世,若再能锤炼多年,其骨势自能更臻胜境。王羲之书艺的哲学思想,主要表现为中和,在多种对立因素之中调和统一。在书法的形质,如肥瘦、方圆、短长、骨肉等方面能无过无不及,在书法的神采如奇正、气度、韵趣等方面无乖无戾。明代万历年间书法家项穆在《书法雅言》云:“逸少一出,揖让礼乐,森严有法,神彩攸焕,正奇混成也。”与突破其父草书模式一样,王献之也是有意识地改变其父的创作思想,“书至子敬,尚奇之门开矣”,将“中和”转为“失衡”,走向以“奇”“险”争胜的新境界。
文学是塑造性格的学问,陶涧生从未在岁月中蹉跎人生,他除了对书艺的痴迷有着非常人之美,对文学的追求也使很多作者望尘莫及。杜甫曰:“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他写文学的初稿类似第一次砌毛坯,二稿类似第二次外装潢,三稿类似第三次内装潢,四稿类似第四次搬家具进屋,之后的数次校改,类似让空房释放被油漆等污染的空气,数月至半年之后,待一切工序皆完成后便可入住了,这是他写文章的基本程序。写文稿达到“顺不轻喜,逆不乍怒”的境界,说起来简单,做到却不容易,行文中去芜存菁不是一件易事,这是一辈子的功课与修行。写作是直抵灵魂深处的劳动,写成的文字就是不断将自己的意志摧毁又不断令之坚毅。写文章还能出书,是自我价值、欲望、尊严、精神的满足,和研习书法一样,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让自己的心灵和身体感到满足,并期待对社会还能带去一些好处。为此,陶涧生日写千言,近几年已积累2000多篇散文了。他说在墨池洗砚和读书写作,是内心幸福的外化,幸福便是这种状态的延续,写尽江南一片风月,才能做自己的明月清风,花开暖阳……
陶涧生书法作品欣赏
陶涧生近照
下一篇:陈婷筠隶书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