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诗词理论诗词理论

别裁新体 气象万千—— 高治军《明月清风吟》序

周笃文2024-10-23866人已围观

简介高君治军近年异军突起,以其新古体诗驰骋吟坛,挥斥有声,并得到敬之老人的器赏。在诗界掀起了一阵阵的高旋风。治军之诗,上承近体诗的文脉稍加变化而大开便利之门。高诗以五、七言体为主,讲究首句入韵,二、四等偶句押韵。一句之内平仄不拘,以自然顺口为主。广泛使用口语入诗,新旧声韵均可独自成篇。这种保留韵脚,放开平仄的新古诗,降低了格律的门坎,贴近生活,贴近时代,因而颇受诗词爱好者的欢迎。


别裁新体 气象万千

——高治军《明月清风吟》序

周笃文


高治军与周笃文先生合影


高君治军近年异军突起,以其新古体诗驰骋吟坛,挥斥有声,并得到敬之老人的器赏。在诗界掀起了一阵阵的高旋风。治军之诗,上承近体诗的文脉稍加变化而大开便利之门。高诗以五、七言体为主,讲究首句入韵,二、四等偶句押韵。一句之内平仄不拘,以自然顺口为主。广泛使用口语入诗,新旧声韵均可独自成篇。这种保留韵脚,放开平仄的新古诗,降低了格律的门坎,贴近生活,贴近时代,促进了诗词的大众化,让人人爱诗,人人写诗逐渐成为可能,因而颇受诗词爱好者的欢迎。

高君之作,思奇而才捷,质高而量丰。内容广泛,笔力精到,读之令人神往。高诗之特点,我以为首在气象之鸿朗,充满着时代的开拓精神。如本书开篇之作《华夏荡春歌》:

改革开放涌洪波,泱泱华夏荡春歌。

试看明日寰宇内,巍巍峨峨大中国。

诗用新声韵,语极直白,意极昂扬。“荡春”二字下得生猛威狞,将中华大地春潮腾涌的盛况,作了极富个性和力度的概括。另如长篇《郑和下西洋》首云:“中华历史上,一道亮丽光。万般不足论,唯除下西洋。”高度评价了它开辟历史的巨大意文。终云:“海洋蔚蓝色,大海孕希望,海洋茫无际,大海有梦想。万世开大平,还应大海往,中国欲辉煌,郑和指航向”从历史上讲中华文明是以大陆农耕文化为主轴构建起来的。能认识到海洋开拓的意义,除了泰始皇时代曾组织过徐市的远航之外,就只有郑和的下西洋丁。而征服浩瀚的海洋,是一个强大的国家生存和发展不可须臾忽略的问题。作者浓墨重彩地于此著笔,不只是讴歌历史的辉煌,更重要地体现了诗人对未来发展的自觉。此类诗作不唯才妙,尤着识深。他在《尚书胡宗宪府》短诗中还写道:

桂树青青棕桐茂,精夺天工十分巧。

抗倭名将传青史,筹海图编钓鱼岛。

在这首看似寻常的纪游诗中,作者拈出了一个重大的史料,即指出了胡宗宪的海防图中明确标志出 “钓鱼岛”,早在 500年前它即以列入有效防御范围。可谓铁证如山。诗人的敏感是如此令人刮目。

构思之奇矫,是高诗的另一特点。比如《风陵渡》:

盘古巨擘洪荒开,黄河滔滔天上来。

风陵一勾三省果,华岳大河何壮哉。

风陵渡在永济市南,北接潼关,南扼黄河,河水至此东折而入豫。扼三省要冲,向为兵家必争之地,对此诗人拟之为盘古手臂一勾,遂造就了如此神奇的地险天关。可谓想落天外。另一首《黄河魂》云:

千回百转终未悔,一心只向大海奔。

昆仑气派梅花品,不屈不挠黄河魂。

《山海经)云:黄河发源于昆仑神山,潜行地下,南出积石山,东流入海。作者拈出发源昆仑言贯气派壮伟,此犹常言。妙在以“梅花品”继之。则有心裁别出之妙。将梅花冲寒放之坚贞与昆仑天河相匹,以形容中华民族历劫不衰,愈挫愈勇之品格,则可谓奇喻惊人了。其咏《日环蚀》云:

千年等一回,羲和满脸黑。

唯有银丝边,熠熠闪余辉。

只二十字,却将五百年一遇的天象奇观,惟妙惟肖地记录下来。義和,太阳之别称。“满脸黑〞 形容被月球全遮盖的模样。“银丝边”,则突出了日环蚀之特点。笔墨何其生动、形象、简法。“黑”字险韵,押者极少。李清照 《声声慢》之:“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生新奇险,流誉千古。治军此处以 “黑”与“辉”押,奇险入妙,可谓生面别开。

对普世价值的关注,是高诗的另一特点。诗人,同时又是思想者。黑格尔说:“诗的最高境界是哲学。”治军诗中颇具思想的深度。其旅美诸作,往往流露出攻玉它山的意味。如《华盛顿纪念碑》:

一把宝剑插天际,大功默默何须记。

独立国家创共和,望其项背谁与比。

又《杰弗逊》:

巍然屹立杰弗逊,独立宣言起草人。

倡导自由精神论,思想闪电温如春。

又《自由女神》:

自由岛上自由神,手擎天灯照寰尘。

自由精神若一照,寻常之身便成仁。

又《自由钟》:

争先恐后人蜂拥,来来往往去瞻钟。

穿过岁月虽裂缝,耳边犹闻自由声。

以及《情人石》:

蔚蓝天海边,海鸥双双翩。

海浪千堆雪,船扬万片帆。

阳光沙淮处,有情人繾绻。

导游发一言,海枯留此巉。

这些即兴而作的诗篇,尽管角度不尽一致,但贯串了对自由精神、独立人格、无私奉献、人间大爱的向往。这些普世的精神,都是值得尊重与令人向往的。

潇洒的风致,是作者另一特点。治军以《明月清风吟》名其集,就说明了这种审美诉求。单从字面看,可以肯定它脱胎于李白《襄阳歌》中的“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以及苏东坡的 《赤壁赋》:“唯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日遇之而成色……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前李后苏的风流高致,就是作者心仪的典范。此类风致,在诗作中更是形诸笔墨,无所不在。如《妙景醉人》:

翠谷起白云,清风送禅音。

深山红尘外,妙景正醉人。

美景怡人,古今无别。而作者却从白云清风中感悟到一种禅心的乐悦,可说是别具慧根了。又《呼伦贝尔情》:

碧草青,菜花黄,呼伦贝尔满诗行。

日照绿色草世界,夏临黄金花天堂。

而对浩茫无际的草原,在诗人心中却升华为一行行的诗句与繁花盛开的天堂。其欣悦之情、潇洒之致是何等浓烈了。又《白桦林》云:

层层叠叠白桦林,婷婷娉娉少女身。

谁知世之奇偏处,静谧处子亦动人。

修长美丽的白桦,在诗人眼中宛如静谧的少女。其《风流名楼》云:

浩浩瀚瀚大洋旁,一座塔楼雅韵藏。

爱迪生氏首用电,世人从此有明光。

爱德华王宁让位,不爱江山爱妙郎。

肯尼迪魂断梦露,世上英雄多爱殇。

青史唯传风流手,游容若织谁不往。

在大洋一边的豪华别墅中,曾经留下了发明家爱迪生的踪迹;曾经居住过英国逊位国王爱德华夫妇的倩影;曾经留下了肯尼迪与风情万种的梦露之双飞艳史。以至于它成为如织游人参观的热点。在诗人看来,风流艳史是芸芸众生十分关注的话头。这也是诗人潇洒人生的一种表现。要知道人生舞台,一半是爱情啊!

  治军还写了一些长诗,如420言的《祖国领》与268言的《大河秀典》。这些作品揭示了他的大爱深情与雄伟气概。能出之以狂荡豪逸之情,写之以深情奥衍之笔,返虚入浑,积健为雄,灵气才情,俱臻上乘。已别有专家评论,就不在此赘言了。纵观治军诗作,有一种袞袞新机,扑面而来的感觉。治军为诗,往往涉笔成趣,如风行水上,有自然成文之妙。这固然是才气高卓之表现。尚能稍加沉淀,辅以推敲,必能更加精悴。前贤成例很多。大家如王安石之“清风又绿江南岸”,“绿”原作“到”,改”,改“入”,又改“满”,最后才定位“绿”字。黄庭竖的“归燕略无三月事,残蝉犹占一枝鸣。””字原作“抢”,改“用”,最后定为“占字。都是千锤百炼,乃成绝唱。治军优于才气,富于春秋。若能勤加琢磨,转益多师,则诗林逸足,前程真不可限量也。寒夜烧灯,略记所感于上。

         十二月十七日于影珠书屋

 

(周笃文,著名学者、教授、诗词专家,中国韵文学会及中华诗词学会创始人之一,原中国新闻学院教授,中外文化研究所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