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华夏散文华夏散文

心安是吾乡

卜重阳2023-11-122869人已围观

简介伫立在去往故乡的路口,静静的,往来的游人和几处商贩,带来些许喧嚣,蓝蓝的天空散落着深深浅浅的云朵,和煦的风抚摸着脸庞,轻柔清凉,欣喜之余,也有着丝丝感伤。“近乡情怯”,怯的是什么呢?爱意太深才感伤最痛吧。


心安是吾乡

卜重阳

 

卜重阳,女,1978年出生,高级工程师,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会员、松原作家协会会员。有散文、诗歌、杂文、小说、文评作品在《大地文学》《中国自然资源报》《吉林日报》《江苏作家》等报刊发表。

 

伫立在去往故乡的路口,静静的,往来的游人和几处商贩,带来些许喧嚣,蓝蓝的天空散落着深深浅浅的云朵,和煦的风抚摸着脸庞,轻柔清凉,欣喜之余,也有着丝丝感伤。“近乡情怯”,怯的是什么呢?爱意太深才感伤最痛吧。

很早之前写的一篇文章里,曾提过自己写文章很少以某一人物为中心去成文,包括亲人和朋友,总觉得既然能写出来,肯定是因其人的某事让心有所触动后才有所感有所悟的,如没有事出因由,那再深沉的伤感也显得没有来由,再疯狂的快乐也难渲染够味。可把事情写出来就难免透露其人的性情本质,并且写出来的也只是针对某一事件的感言,以点盖面,颇有不公,所以既便真的心有所动,也很少用笔来触摸。那是一篇调侃式的小说,虽说笔法是侃调,但每字每句都是认真的,是体现自己对生活的一种态度和认知。今天起笔,不自觉的又顺带出一些情绪,我想,这些都是心底里笔尖上自带的,只要接触到特定的情景,心底及笔尖会不自主的流淌出一份情感,喜悦的便是喜悦的,伤感的,也一定是难以避免的,我想,存在即合理,那就这样吧。

让我起笔的这个地方是乾安县大遐畜牧场,是我小时候寒暑假常去住的地方,我很乐于把它称做故乡。乾安,隶属吉林省松原市,位置西北,是个很有意思很值得推敲的地方,全国唯一一个用《千字文》做村镇名称的地区就是这里了。

历史追溯至千年前,乾安是辽国契丹民族捺钵场所,后至清朝前期,这里平原沃野,人迹罕至。清朝末期,有山海关内为避战乱或寻谋生路的农民“闯关东”,逐渐开垦了这里。1926年,时任吉林省省长张作相将全县地域从北往南,从东至西,按照《千字文》的顺序,择其中吉利之字作为村名,将这篇起笔于南北朝时期的文章书写在了东北的大地上。大遐的地方名称,就是起自《千字文》中“遐迩一体,率宾归王”。意在普天之下统一成为一整体,百姓归顺于王者的统治。遐为远,迩为近,远近大同,皆为王属。

七八十岁的老辈人讲,在他们小时候,大遐这一带是一片军马场,“马场之大,目不能及,远远看去,像墨绿色缎面一样丝丝滑滑没有边际,一片片健壮的马群或是欢脱奔腾或是安静食草,分不清远处的一朵朵是天上的白云还是地上的羊群”,长辈感叹的只言片语,让我把军马场与印象里广袤无垠的草原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草原民族飒爽而矫健的身姿、豪迈而不羁的性情又开始从心底唤醒,好想有着好的酒量,豪饮后让身心恣意和飘荡。“凌大遐以高跻”,漫无边际辽阔高远,那么,这个“遐”字的命名,是否不仅因排序恰恰巧到了这个“遐”字,也会与它曾经的广阔辽远相关吧,这还真是世间巧妙的契合呢。

思绪间,心里便有了平畴如茵,翡翠般辽阔军马场的画面,而往往因在心里有了画面感又总会闪现一些诗句,比如“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比如“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最是常常想起的一句,是白居易的“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这句诗,我在很多文章里会提到,想想不知道需不需要掩面羞赧,好像文学底蕴浅薄,翻来覆去用这一句。而我真的是要用上这句了,以后写的文章也还会用到。闭目暇想:一望无际葱郁的旷野被晴暖的阳光温柔的普照,清新的草香四下弥漫,阳光下的原野青青翠翠,若有似无的古道连接着古老的城墙……喜欢这段诗词不单单是因为情绪饱满朗朗上口,更是因为这治愈系的画面,足已让我身心舒适并沉浸,甚至可以让我想着这个场景带着舒展的笑意入眠。

忽然想到,金庸先生在《天龙八部》里描写萧峰的愿望是与阿朱在塞外厮守骑马打猎牧牛放羊,我理解的塞外,不会仅仅是如今山西的雁门关外而已,萧峰的民族是契丹,千年前契丹的驻地是现如今的东北地界,我想萧峰想要纵横驰骋信马由缰的地方,应该是孕育他浑厚品格的故乡,也许就会是曾经的那一片丰盈肥美的草原,更何况,在故乡的这个方向,在长白山脚下,还有等着他“打猎喝酒逍遥快活”的女真兄弟完颜阿骨打。

老辈的故事一代讲给一代听,口口相传,少有记载,沉甸下来的,像水底的泥沙,稍被搅动,也许还会浮动着颗粒,而大部分的,都随着时间的河流无迹可踪了。

 

我们这一辈为了生计忙忙碌碌,总觉得是没有故事的,也许在若干年后,所有的事也会成为晚辈口中的故事,而现在,感动自己带动自己情绪的,只是记忆的碎片。也是这个季节吧。舅家住在大遐,小时候的寒暑假,基本上都是赖在这度过的,想到这里,记忆里的碎片又汹涌而来。

那时候的我对于无际玉米地还需要仰望的,为了采光好通风好,玉米种植的株距很宽,为了灌浆好结穗好,一颗玉米通常只留下一个主棒。阳光暖暖的天气,和伙伴们在玉米地里穿梭嬉闹,闹累了,又携手采着野花,翻着野果。草从中有一种花叫翠雀草,紫蓝色的花瓣,薄得轻盈,花瓣后方伸出像雀尾一样长长的距,远远看像极了燕子的尾巴,我们都叫它小燕儿花,我们把花的“尾巴”一个挨一个的穿插起来,做成头饰或是手环,让自己美美的轻盈在田野间。野果子有很多种了,可惜我不识得许多,记忆最深的是有一种矮棵草丛里长出的果子,叶子细且密长,一簇簇的,点点的小白花,剥开草丛,里面垂缀着许多纺缍样的小果子,长得好的干净翠绿清透,口感也清甜多汁,稍长老了,果实也变了颜色,斑斑点点透着锈黄,熟透的剥开一个缝隙,一包压不住的“棉絮”挤了出来,顺风一吹,蒲公英一样四散飞去。玉米地边缘临近马路边会有一小片的蓖麻地,摘下大片的叶子用来遮阳,拽下毛嘟嘟黝绿的果实,剥去外皮,是一粒粒长着花纹的“甲壳虫”,那是刚长成形的种子,对半掰开揉抹在手上,软软滑滑的,临走再扯下一个东地里的葵花头,扑打掉花头上的花朵,露出密实的瓜子,小瓜子个个饱满鲜嫩,伙伴们疯抢着把瓜子你一颗我一粒的揪出来,然后心满意足的各回各家了。我想那时候假期里的每一天应该并不都是这样度过的吧,可为什么这些过程却这样的熟悉和流畅?

儿时的种种现在看来算是破坏了庄稼,可尽管有着长辈的训斥,也丝毫没影响我被疼爱,而回想乡亲的疼爱,我却是莫名的。舅家还有两个姐姐,乡亲们叫大姐燕子,叫二姐二丽,我也有名字啊,可他们都叫我“闺儿”。每天早上醒来,透过窗户看见厨房已经热气腾腾了,舅舅和舅妈早早起来,做早饭,打扫庭院,喂养家禽家畜。我趴在被窝里,看他们忙前忙后,一大铺炕上,其他人的被子已经叠得整齐板板整整的垛在坑尾了,唯独留出我这一床在不凉不热的炕中间,看我醒来,舅舅笑着喝道“这赖包,还不起还不起”,随着喝声还有两手相互间“啪啪”的击打声,然后我嬉闹闹的才算是起来了。

在秋季收获的夜里,舅家的院子里高高的支起了灯,照亮了满院从地里送回来的未剥皮的玉米穗,晚饭后,家里及邻里闲着的乡亲们,聚集在灯下边聊着家常边把玉米皮剥掉露出金黄色的玉米棒。我也选了个自以为舒服的地方,学着大人的样子,用钎子穿透叶皮,剥到棒根,对着木桩边压下去,用杠杆的作用把叶皮和玉米棒分离开。每在这时,大人们都是嗔怪着说我干不了这个,让我回进屋,不记得自己是怎样答复的,只记得舅舅给我身前身后围上棉被抵御夜的寒凉与潮湿,再给我戴上厚厚的棉线手套,挑出杆长好剥皮的放在我身边。我动作慢,倒也细致,偶尔见到了有虫子的玉米棒,会嗖的一下不知方向的甩了出去,甩到哪个婶子身上,她们就又一顿哄笑着说“看又给闺儿吓着了”,然后自顾自的捡起剥好,再扔给我几棵杆长的过来。我干的活一定不是成果最好的那个,但一定也是不俗,因为我不曾因为自己剥的少而感到懊恼过。

地里的玉米杆晒干后,是庄稼院做饭的引柴。舅舅用绳子捆上大捆背在肩上,弱小无力的我背不动,也要踉跄的抱上一小把跟在后头,结果往往都是舅舅走在前,我跟在后,我身后的,是我两手抱不动散落一溜的引柴,送到厨房时,我手里也没有几棵柴了。舅舅还要去把散落在地上的打扫干净。现在回想这个,好像自己总是想着做好自己认为对的事情,却不知自己的乐此不疲的信念是在不停的添乱,而舅舅对我的所有作为都是在应允并收拾残局。

文字写到这里,我却想把记忆中断了,记忆的闸门一旦打开,关是关不住的,也不是几个场景更可以简单带过,这些可能与个人的思想或处事方式有关,面对痛苦我是不敢直视的,我想我一定在刻意逃避,记忆里舅舅的慈爱历历在目,与这个记忆交替的,是舅舅离世时我的痛哭流涕。这种温暖和哀伤的折磨,应该就是我近乡情怯的源头吧,所以我才会逃避,才会故意的不去回忆。

 

然而,故乡,终是具有诱惑的。跳过记忆的痛,我还是愿意再去走近。

在大遐北,有一片稻田作的画。夏末秋初,是来这里走走的最好时节了,在初秋走在稻田的廊桥上,桥下的稻苗随风轻轻舞动,远处的庄稼地绿得浓郁,心底里柔软的欣慰正悄悄打开,满眼的喜爱和亲切,也许心底里已经认可了自己的年纪,每每有这种情绪升腾出来,就有一种母亲看着孩子长成的满足,总是想以慈母的心态去呵护去欣赏去关爱。

漫步在稻田的廊桥之上,环顾四野,地势平坦,绿油如海,身边多彩的水稻秧苗在随着微风轻轻荡漾,不远处几座风车,几座亭台,几个行人驻足留影,把这一片绿意点缀的极为生动,满目所,柔和平静。登上观景台,稻田的层次感便呈现出来,彩稻是一种颜色上有别于普通水稻的品种,稻叶的色彩有深红、淡绿、深紫、纯白等多种色泽。在种植水稻时插秧布局,随着秧苗日益长大,灵动多彩的稻田画便在大地上摇曳而活泛起来了。或是几个厚重的造型字,又或是衣袂翩翩奔月嫦娥,清风徐徐,稻叶瑟瑟,稻田里翻卷起舒缓的波浪,燕子低飞高走穿梭在云海与稻浪之间,心底里的幸福也抑止不住的随着摇曳。

没有起伏的山峦,没有错落的梯田,尽管目有所极,所见不周,也会让人视野开阔,心旷神怡。这是一幅多美好的田园水墨画,用国画手法来描绘眼前的景象,一定是要用平远法来构图,以大地为宣,池梗为墨,稻田为彩,小青绿设色,近景处是所处位置,从近景纵深望去,亭台、廊桥、人物集中景绘制,笔触继续把视线带入遥远的天际,自前景透过中景而望远景,层次分明色彩充盈。此时的稻田不再只是农作物的一种,不再只是饱腹之食,把水稻插秧织就成大地的彩衣,它是人们展现艺术灵思的一个载体。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里有这么一段,是用来描写琅琊山中的朝暮与四季。当年初读这段时,便偶有想过,这山中四季与我们平原四季,是不是只有山的巍峨水的迭荡这样的不同?自古文人墨客丹青生,行诗作画必是山水相依,山为骨水为脉,以此来体现刚柔并济的美感。而平原上大地的舒展河湖的静谧,又让多少人的身心愉悦陶醉其中呢。用欧阳修先生的语境来描绘眼前的景象,稻花开了,香味清幽四溢,晨间雾中穿过清脆的鸟鸣,稻苗上剔透的露珠闪着光芒,暮色里放缓步子,看晚霞铺满稻田,再细细听取蛙声一片。天气高爽霜色洁白的时节,秧苗低下头轻嗅身姿绰约……耕者期盼粮满仓,文人吟颂稻花香。而眼前的这片景像呢,在这里,原来两者并不冲突。“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远风习习吹在平野,长势良好的秧苗每天都充满着新意。这里的稻田种得诗情画意,清晨前往,黄昏归来,春夏耕耘,秋冬收藏,这平原的朝暮与四季,风光不同,乐趣也是无穷无尽的。

行近种植玉米的田地,不禁哑笑,二三十年了,如今的玉米地里的玉米,我仍需仰望。儿时的玉米长式并不高,那时的仰望是因为年龄小,个子尚未长高,如今的仰望便才真的是仰而望之了。玉米种植的行距株距也密集了,宽大的叶子舒展交错与快成熟的玉米棒填补了大部分的空间。书法中有“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的说法,用在这里,小时候的玉米地是便是疏可走马,现在可算是密不透风,不再是孩童可以自由穿梭的。此时的玉米须已经有了焦红色,剥开叶皮,颗粒饱满色泽光亮,阳光的照耀下,灿灿金黄。秋季的天空格外有情调,天空蓝的如水洗一样纯净,远处的白云丝丝缕缕,抬头望向正上方,感觉这沃野上一望无际的玉米地,托住了天空中的片片云朵,上下呼应,惊奇美艳。

同行乡亲摩挲着金色的玉米棒,轻轻扯下几丝玉米须,介绍着说,“现在种田可不同以前了,地也肥了,水也足了,还把秸杆当被盖,春种秋收,膜下滴灌,上药施肥,全部机械化,大家该干啥干啥,等丰收就行了。”言语间,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由心而升的喜悦很轻易就感染到了我,看着乡亲的笑容,我不由的笑了,情绪也跟着激昂了起来。这蓝天下蕴含着丰收的肥沃土地,就是庄稼人的根本,就是庄稼人眼中的生命啊。春秋时期的《国语》中,虢文公劝谏周宣王说“民之大事在农,上帝之粢盛于是乎出,民之蕃庶于是乎生,事之供给于是乎在、协辑睦于是乎兴,财用蕃殖于是乎始,敦庬纯固于是乎成”。是说民众的大事在于农耕,天帝的祭品靠它出产,民众的繁衍靠它生养,国事的供应靠它保障,和睦的局面由此形成,财务的增长由此奠基,强大的国力由此维持。虢文公劝谏宣王重新举行籍千亩之礼,为示对农业的重视。“农为本”的思想早已贯穿中华文明的始终。当年“闯关东”的百姓,一路向北,奔向水土丰茂的大东北,尽管知道这一路“闯”来,是一路的艰辛血泪,但是他们对黑土地的向往,是任何困难也抵挡不了的,因为他们知道,黑土地是他们生活的信念,黑土地是他们奋斗的家园,黑土地承载了他们所有生存的希望。

东北地区是北半球仅有的三大黑土区之一,黑土是极为珍贵的自然资源。黑土地上覆盖着的一层厚实的黑色腐殖质,是在湿润植被下长期且缓慢形成的,每生成1厘米厚的黑土需要几百年。东北的土地上日复一日的繁衍,日复一日的耕种,土地用自己的血肉滋养着赖其生存的人类,我们感知幸福之余,也感知到大地的创痛。对土地的过度开发利用及不合理耕作方式,常年累月的重用轻养,使黑土地变黄、变硬,逐渐流失了营养。所幸亡羊补牢未为晚。保护黑土地的意识已经萌发,保护黑土地的行动已经开展,从中央到地方,从国家到个人,我们能看到的努力体现在每一个细节。土地整治、生态修复,国家更是提出在“十四五”期间要以用养结合、因地制宜、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等机制完成一亿亩黑土地保护利用任务。在大遐,耕地入股集约耕种,机械翻松秸秆还田,测土配方,研究实验,水肥一体化,治理加养护,保护与发展同步开展。每一个理念,无不凝聚了智慧的精华,每一个脚步都在帮助黑土地重焕生机。

人们的幸福,不仅仅是体现在保护黑土地上,在太多的方面都看到了整个民族的努力,脱贫攻坚、乡村镇兴、人居环境……这些名词,不仅是某项工作的名称或口号,它饱含了太多人太多的日以继夜,太多的寒来暑往。蓬勃发展的各行各业,日益改善的生活水平,日新月异的项目建设,肥沃的水稻田,避日的林木带,无际的耕地,互通的道路,斑谰的商贸,鳞次的楼房,在平原大地有序的繁华着。

我相信,自然与人类之间的回报是相互的,我们给予自然什么,自然就会回馈给我们什么。彼时尚有荣光在,在未来,我们会发现我们努力的每一步,都是最值得的。

暮色将近的时候,行走在巷道上,今日的大遐,充满了熟悉又新鲜的味道。宽敞整洁的水泥路面,高大的柳树树立两旁,绿荫连连,叶隙间撒落柔和的光芒,庄稼院里蔬果生机勃勃,爬出院墙的牵牛花还半开着花蕾,随着微风摇摇晃晃,簇簇鲜花装扮下,芬芳也溢满了整个村庄。年轻人在家门口架起了焖烤的炉火,长辈们或是坐在马扎上饮着茶,或是哄着孙子孙女房前屋后的嬉笑。一切热热闹闹,一切平平和和。

一步一步安静的走过,心里静的仿佛是在另一个时空。这种心里的宁静祥和,是不是就是孟子力推的“民本思想”呢,在固定土地上安居乐业,做事推己及人,人人向善。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仁政学说,他游说齐宣王弃霸道而施仁政,“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只是齐宣王并没有听从,齐宣王要的“率宾归王”,是普天之下莫为王土,所以才放纵军纪,掠夺民财,导致叛乱使国家衰落。如今再去品读这句“遐迩一体,率宾归王”,却感觉这个“王”字,指的并不是一个政治主体,而是一个团结共进的精神状态,一个利民为本的发展方向,是多元一体的凝聚格局,是百姓坚信并乐于坚守的家园归属感。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苏轼的这首《定风波•常羡人间琢玉郎》,我看过众多释译,多是感慨宇文柔奴对王巩含蓄表白,千里追随,情深意长,是苏轼羡慕并向往的两情缱绻的爱情氛围。但是联系苏轼生平,我便想,这不仅是苏轼对美好爱情或思想境界的一种感叹,也是想用此语给自己的一个劝导一个安慰吧。苏轼一生颠沛流离,阅尽人世艰辛,因反对新法而被贬后,他郁郁不得志,思归故里之情更为迫切。他用“此心安处是吾乡”来劝导自己,在哪里哪里就是故乡,哪里让自己身心舒悦,哪里就是故乡,而他的心底,是思而不语念而不言,否则又怎会有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这样的借煮茶来排遣思乡之苦的事,又怎会有“苍颜华发。故山归计何时决”的不知归乡何时的感慨呢,他只是“逢人不说人间事”罢了。

此时我已经被乡亲拽过去,安排在桌前坐下了,我想今天可能真的要喝上两杯了。也好啊,借着酒意体验一下“便是人间无事人”的境界,尽情的宣泄一下对故乡的亲对故乡的爱吧,放纵自己的心情让身心去恣意去飘荡吧。带着笑意看乡亲们欢声笑语,他们不再需要早上不见东方日,晚归常伴月星稀耕作,有了“春观百花秋赏月,夏纳凉风冬看雪”的雅致,有了“ 弄孙时掷果,留客旋煎茶”的闲情。乡情给的幸福感和安全感不必慷慨激昂去渲染,就是在乡亲们自然的生活状态里细细的流淌,流淌到生命的每一个时间,流淌进身体的每一个血脉。就像我,纵然每每想到故乡都有伤感,却还是抵抑不住对故乡的深爱。此心安处是吾乡,最深植人心的,还是自己的故乡啊。


上一篇: 卞毓方:追寻大师

下一篇: